4pxhk報道(文/黃山明)如何去給一個產品定義是否智能?能夠進行計算,能夠感知外部變化,能夠具備交互能力,簡單來説如果設備能夠像人一樣,可以思考與交流,並且可以根據指令幫助我們完成某一個特定的事情,筆者認為便可以稱之為智能產品,而智能汽車亦如是。
從車聯網到智能座艙,智能汽車技術正在快速發展,作為智能的體現,使用語音操控是最便捷的交互方式。據國務院發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預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700萬輛,市場滲透率達到20%。具體到車載語音市場,據公開數據統計,2020年中國前裝車載語音市場(包含軟硬件)規模約為17億元人民幣,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增長至30億元人民幣。

2019-2025年中國汽車智能語音前裝市場規模預測|ICVTank
如何讓駕駛員愛上車載語音?
相比按鍵或是觸控方案,車載語音對於車輛控制,既能避免駕駛員分心,又能提升駕駛員的駕駛體驗。同時,車載語音作為連接車聯網的入口,就如同當年的智能音箱一樣,受到了眾多企業的關注。但與智能音箱相比,由於車輛的使用環境、用户羣體的不同,對語音系統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
一個很突出的問題是,據筆者詢問過幾位新能源智能汽車車主表示,在體驗過幾次車載語音後,便表示不會再用這一功能。究其原因,主要在於用户體驗不佳,反應遲鈍,無法正確理解車主的需求等。
為此,4pxhk帶着這些疑惑採訪到了清微智能CEO王博,他認為問題主要出在用户體驗上。首先是習慣性問題,通過語音來控制並非是許多駕駛者的第一反應;第二則是技術問題,一個指令發出去,兩三秒之後才反應,很難説是一個很好的體驗,而且在目前的網絡環境下,一些特殊場景中,可能無法聯網進行使用;除此之外的網絡傳輸信息泄密等安全問題也需要考慮。
聲揚科技合夥人及產品VP謝基有對4pxhk記者表示,從技術角度來看,想要讓車載語音擁有一個好的用户體驗,需要在幾個方面上改進,一個是在車內環境中如何精準獲取用户的聲音,但車內環境複雜,存在車噪、風噪等噪音,以及各種聲波反射後的混響,想要獲得精準人聲比較困難;另一個則是語音的識別率,當車載語音多次無法準確識別駕駛員的語音指令時,自然就不會再用了。

語音識別原理圖
針對這些問題,聲揚科技也聯合了ADI進行相關合作,在其芯片上集成同聲分離的算法,能夠在兩個人同時説話時,將各自的聲音區分開來進行識別。
當兩人以上同時説話時,單點的音節無法分辨,因為這兩個聲音在物理形態上處於疊加,聲波疊加後可能變成第三種聲音。汽車環境中,可以採用多麥克風陣列的方式將聲音進行收集。再進行同聲分離,分離出不同音區的聲音,後續再用算法進行降噪和去混響。
而在降噪方面,尤其是在車窗開啓時,噪聲極大。許多汽車在車內的吸音並不一定做的很好,這種情況下車內的噪聲,對於語音識別帶來極大挑戰。聲揚科技在這些方面都有較為豐富的技術積累,同時也與ADI等企業合作進行技術攻關。
至於語義的理解,目前而言已經發展較為成熟。只要前端做的足夠好,對於後端而言壓力會減輕許多。聲揚科技在車內場景針對數字的識別準確率可以達到99%以上,對於非固定內容的識別率也保持在90%以上。
當車載語音能夠切實幫助駕駛員解決實際問題,精準接收並執行駕駛員的指令,減少注意力的分散,提升駕駛體驗,這樣才能得到真正廣泛的應用。而在目前,車載語音仍處於較為初級的階段,許多功能正在快速迭代,這也推動着車載語音滲透率的進一步增長。
離線語音算法僅KB級對廠商提出高要求
據水木清華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乘用車車載語音裝配率為48.8%;2020年1-9月,裝配率已經提升至64.8%。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據中泰證券數據顯示,2020年1-4月,科大訊飛和Cerence佔據83%份額,百度、思必馳、傲碩、阿里雲等企業緊隨其後。

2020年1-4月國內語音識別供應商裝機量統計|中泰證券
在進行語音識別的過程中,車輛可能需要處於聯網狀態當中,這就對車路協同、大數據、移動網絡有一定的要求,而在車內的應用場景中,用户使用車載語音希望能夠得到即時的反饋,如調整座椅、控制空調等,這些簡單且固定的命令可以交由本地去做。
王博認為,目前階段,車載語音主要用來人對車的一些簡單的操作,語義相對簡單和有限,離線的方案還是比較適合的。另外,隨着算法的演進和優化,以前在雲端的模型,現在完全可以放在車機端使用。只要讓車機具備更新語音模型的能力,就能讓離線方案也獲得不錯的用户體驗。
清微智能的車載離線語音模塊無需聯網,減少了網絡通信的延遲,可打造真正的“無縫”連接,讓系統快速響應;同時針對駕車環境,清微方案配備車噪降噪算法;另外,可重構計算技術帶來的芯片靈活性可方便集成客户自有算法,提升駕駛者的使用體驗。
目前而言,由於通信基礎設施還未完全覆蓋所有應用場景,如地下停車場中,由於信號較差,導致聯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無法使用,造成用户體驗下降。為此,聲揚科技也提供了相應的離線解決方案,在使用聲紋識別時,可以通過離線方式來判斷駕駛員的身份。
謝基有表示,未來可能隨着5G的發展,對於信號覆蓋會有一定提升,使用雲端服務會更加便捷,但並非所有場景都能夠被信號覆蓋。一個很顯著的例子是,儘管4G網絡發展多年,但在許多地點,如地下停車場時,信號仍然非常差,因此離線在某些場景中仍然是必須的。
此外,離線方案需要在CPU中運行,單靠MCU無法承載。即便是CPU,也需要進行深度的優化及定製,還需要考慮到一些芯片無法進行浮點運算,則需要再做浮點程序定點化操作。但這些芯片中所預留的RAM僅有KB級,如聲揚科技在ADI的DSP芯片上運行整個算法,僅用了150KB左右,這就對於供應商廠家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聲紋識別解決安全問題算法解決數據難題
車載語音除了幫助駕駛員解放雙手,減少注意力的分散,更多的是為駕駛員提供一種更為舒適的駕駛體驗,提高對整輛車的掌控感。但車載語音的出現也帶來了一個問題,當車內並非只有一人時,其他人如果也通過語音來控制車輛,如行駛過程中打開後備箱、打開車門等,反而會對駕駛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對此,謝基有表示,聲揚科技非常擅長的一個領域便是聲紋識別,可以判斷出哪些語音是車主本人所説的,哪些是其他人説的話。通過聲紋判定了身份也就確認了是否有進行該操作的權限,從而解決上述問題。聲揚科技也與國內的一些汽車品牌進行合作,當行車過程中靠近某個景點,提示是否需要購買門票時,可以設定只有具備權限的人,才能完成確認進行購買支付的操作。
並且聲紋識別也可以進行活體檢測,通過語音圖譜,可以清楚的辨別是否是真人在現場説話,還是通過錄音回放甚至是通過語音合成的方式進行通話,這種聲紋鑑定技術也被應用在了防電話詐騙等安防領域。
當然,眾所周知,做聲紋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時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數據,幫助企業進行技術的迭代,但許多語音廠商拿不到主機廠的數據,主機廠沒有沒有語音廠商的技術,又不願意分享車內數據以提升產品功能,因此很難實現有效連接。而語音如要發揮最大優勢,還應該與車控以及V2X部分進行連接。但是主機廠在這方面也對語音廠商有限制,因為如果連接的話會增加主機廠的風險。
謝基有表示,V2X有兩種數據,一部分是車輛本身的行駛數據,如車速等;另一部分則是語音的數據,而語音廠商目前只需要語音數據去完成算法性能的提升,其實並不需要大量的數據,可以在應用過程當中通過自動學習來進行迭代。
同時,在應用之前,聲揚科技也會通過其他場景中的語音數據,來優化算法,儘管與車內環境場景不同,但在人物的聲紋特徵上是一致的,通過降噪等算法,讓應用環境差異變得更小,也更適用於車內的場景。因此可以認為,聲揚科技的算法具有較好的普適性及獨創性。
5%到20%新能源汽車帶動車載語音快速發展
據中汽協發佈的《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預測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全年汽車總銷量將達253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約達130萬輛,佔比約為5.14%。而中國推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從政策層面明確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佔總銷量的20%,顯然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還有巨大的發展機遇。
而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也將帶動車載語音的快速滲透。謝基有認為,新能源汽車代表着造車新勢力,他們對於新技術的接受程度會更高,並且新能源汽車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智能,除了ADAS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外,智能座艙也是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而車載語音便是與智能座艙緊密結合。
在過去幾年,汽車中車載語音大多在後裝市場,許多傳統車企對於新技術的接受程度較低,想要説服這些企業在前裝便把語音系統加入進去較為困難,因此只能採用後裝的方式,這時候就出現瞭如智能後視鏡、智能中控等技術。
不過目前有一個趨勢,車載語音正在向前裝市場滲透,隨着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對於車載語音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聲揚科技也表示,會持續在兩個方面進行發力,一個是前端語音信號的處理,如何去解決源頭的問題;二是解決安全性問題,通過聲紋識別,如何在操作控制過程當中將安全性做好。
能夠看到,在這個市場中,彙集了許多互聯網大咖,對於這些巨頭而言,需要做完整的智能生態,因此車載語音這一塊自然也不會放過。但並不代表BAT這些巨頭做了生態之後,其他企業就沒有機會了。車載語音包含了太多的技術點,而每一個技術都能夠產生巨大的市場空間。
就如同王博所提到的那樣,車載語音場景為駕駛員帶來更大的安全性,而語音交互也並非新的技術,最後必然會成為一種標配,隨着網絡速度和技術的發展,帶來的無非是駕駛者對其依賴的程度逐漸加深,從目前的可有可無變為真正的需求。
本文由4pxhk原創,轉載請註明以上來源。如需入羣交流,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採訪需求,請發郵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相關推薦
據工信部最新消息,2020年,我國汽車銷量達到2531.1萬輛,連續12年蟬聯全球第一位,其中新能源....
工程師鄧生 發表於 01-15 18:07
• 155次 閲讀
12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會同部規劃司司長盧山,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出....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配電網未來技術發展趨勢 文章出處:【4pxhk】歡迎添加關注!....
電網智囊團 發表於 01-15 17:15
• 65次 閲讀
工業智能化及《中國製造2025》增加了工業機器人在工業製造領域的應用,2016-2020年我國工業機....
牽手一起夢 發表於 01-15 16:57
• 155次 閲讀
從三星、LG、索尼再到聯想,戴爾,各大科技巨頭們紛紛上線秀“肌肉”,優必選科技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
機器人大講堂 發表於 01-15 16:56
• 248次 閲讀
公司人力資源部研判該員工上述言論嚴重違反員工手冊,且有可能其極端情緒會對其他同事造成不可知威脅,決定....
利用常識進行閲讀理解推理(ReCoRD),模型可以從CNN和每日郵報的文章選擇列表中預測出隱藏的單詞....
機器人大講堂 發表於 01-15 16:36
• 72次 閲讀
一場疫情讓人們認識到了居家健康的重要性,更多家庭開始接受和使用智能家居產品,其中就包括掃地機器人。近....
上海科技創新資源數據中心副總經理李敏介紹:“新一代納米孔測序的病原微生物檢測與分析流程從開始測序到獲....
MEMS 發表於 01-15 14:43
• 102次 閲讀
隨着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IT領導者需要了解如何採用人工智能技術收集商業見解的祕密。
電子魔法師 發表於 01-15 14:41
• 137次 閲讀
NO.1 利好政策頻出, 全年銷量同比回正 2020年,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
汽車工程師 發表於 01-15 14:32
• 328次 閲讀
2020年12月31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
汽車工程師 發表於 01-15 14:26
• 243次 閲讀
餵養控制智能系統由西班牙海洋技術中心的研究人員(CTN)開發,是一種自動餵養系統,它摒棄了攝像頭,而....
MEMS 發表於 01-15 14:24
• 214次 閲讀
2021年元月8號,零跑科技(即零跑汽車)與合肥市政府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展全....
汽車工程師 發表於 01-15 14:23
• 133次 閲讀
1月11日,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盛會——2021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正式開幕。但由於....
MEMS 發表於 01-15 14:20
• 318次 閲讀
當前的全球新冠疫情清晰地表明瞭數字化轉型和工業4.0的重要性。像Festo一樣,成百上千家公司能夠保....
發表於 01-15 14:14 • 113次 閲讀
1月15日消息,近日,人工智能及商業大數據企業合合信息與騰訊雲共同宣佈,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將發揮彼此....
電子魔法師 發表於 01-15 14:11
• 178次 閲讀
2021 年第二個工作日,總部位於上海的一家中國人工智能芯片企業發佈了 C 輪 18 億元融資喜訊。....
我快閉嘴 發表於 01-15 14:01
• 174次 閲讀
哥倫比亞大學的工程師們創造了一種機器人,它可以學會用視覺預測它的夥伴機器人的行為。工程師表示,該機器....
如意 發表於 01-15 11:34
• 185次 閲讀
入冬以來,本市已經了遭遇多次寒流的突襲,降温幅度之大近年少有,一時間“冷”成了社會熱點話題。持續的低....
發表於 01-15 11:27 • 59次 閲讀
人工智能顛覆人類的想法已經討論了幾十年,科學家們剛剛就我們是否有能力控制一台高級計算機超級智能做出了....
電子魔法師 發表於 01-15 11:12
• 118次 閲讀
COVID-19 帶來的挑戰倒逼全球幾乎每一個行業都在加速其數字化轉型,企業越來越需要直面混合雲環境....
電子魔法師 發表於 01-15 10:58
• 118次 閲讀
近日,經山東省物聯網協會輔導和推薦,由山東省老科協組織專家評審認定,孫增榮、侯廣堯兩位同志取得正高級....
美工機器人是深繪智能(DeepDraw)針對於上新量較少,無美工,美工短缺,但要求高品質多樣化視覺效....
Les 發表於 01-15 10:40
• 210次 閲讀
人工智能算法,特別是深度神經網絡的可解釋性不佳,高維線性,大量依賴數據等固有特性,意味着人工智能系統....
電子魔法師 發表於 01-15 10:29
• 145次 閲讀
進展1:OpenAI發佈全球規模最大的預訓練語言模型GPT-3 2020年5月,OpenAI發佈了迄....
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需要考慮的問題主要包括:1.ai處理技術的選擇2.ai數據處理的能力3.ai算法的準....
發表於 01-15 09:27 • 42次 閲讀
最近,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刊載了《2021年人工智能的四大趨勢》的報道,根據當下形勢,預測了疫情....
發表於 01-15 09:22 • 207次 閲讀
2020年12月,字節跳動向AI製藥人才伸出了橄欖枝;9月,騰訊推出首個AI驅動藥物研發平台“雲深智....
電子魔法師 發表於 01-15 09:18
• 359次 閲讀
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實現更為高效的下一代數據存儲...
發表於 01-15 07:08 • 0次 閲讀
移動雲深耕數字化領域多年,正在全面佈局雲上AI能力。目前,中移九天人工智能平台三款產品智能交互平台、....
發表於 01-14 18:29 • 234次 閲讀
2021年1月8日,2020年(第十四屆)中國汽車年會暨領創峯會以線上直播形式舉行。此次年會由經觀傳....
Les 發表於 01-14 18:10
• 446次 閲讀
本文檔的主要內容詳細介紹的是神經網絡的基本概念學習課件免費下載。
發表於 01-14 17:17 • 21次 閲讀
為了提高科研項目評估的客觀性和公正性,選用BP網絡為模型,利用逆向建模技術和MATLAB實現了“科研....
發表於 01-14 17:09 • 19次 閲讀
12月19日,愛分析正式發佈《2020愛分析·人工智能廠商全景報告》,報告根據調研,遴選出在金融、消....
芯盾時代 發表於 01-14 16:56
• 300次 閲讀
1月13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佈2020年12月新能源汽車電池產銷量及裝車量數據。
牽手一起夢 發表於 01-14 16:41
• 133次 閲讀
1月14日消息,日前商務部發言人高峯表示,2020年12月,我國汽車市場繼續復甦回升,消費需求穩步擴....
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方面,不乏醜聞。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人們已經看到微軟公司的新聞記者用有關Littl....
如意 發表於 01-14 15:42
• 436次 閲讀
1月13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佈2020年12月新能源汽車電池產銷量及裝車量數據。 12....
工程師鄧生 發表於 01-14 15:22
• 366次 閲讀
有算法與流量入口的加持,大概率不能成為字節“後發制人”的法寶。 字節跳動招人了。 據《晚點 ....
L4級自動駕駛出行公司文遠知行WeRide宣佈完成B2、B3兩輪融資,B輪總融資金額達3.1億美元。....
我快閉嘴 發表於 01-14 15:06
• 278次 閲讀
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產銷雙雙超過20萬輛,分別為....
隨着產業數字化帶來的數據基礎的日益成熟,人工智能在營銷、金融、數字政府、零售、醫療等行業的落地持續推....
電子魔法師 發表於 01-14 14:04
• 283次 閲讀
無論人們歡欣抑或踟躕,人工智能時代正悄悄向我們走來,人類即將甚至已經開始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時下,智....
電子魔法師 發表於 01-14 13:58
• 260次 閲讀
報告顯示,2020年12月新能源汽車銷售24.8萬輛,環比11月增長22%,同比增長49.5%;全年....
牽手一起夢 發表於 01-14 11:56
• 225次 閲讀
繼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知名時事評論作家盧克文之後,又一位國內知名人士加入了漢EV車主的陣營——新東....
12月15日,工信部發布了關於調整甲醇汽車產品准入相關要求的通知。 通知原文如下: 關於調整甲醇汽車....
汽車工程師 發表於 01-14 11:38
• 245次 閲讀
文本相似度計算旨在識別兩段文本在語義上是否相似,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其在智能問....
1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CES展會上,三星發佈了世界首款真空掃地機器人Jetbot 90....
電子魔法師 發表於 01-14 11:28
• 538次 閲讀
據證監會官網消息,推想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推想醫療”)擬前往科創板上市,中信建投證券已於20....
我快閉嘴 發表於 01-14 11:16
• 220次 閲讀
據統計,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國內僅有天津、北京等地幾個廠家試製出為數不多的彩電整機;1978年,我國....
新材料在線 發表於 01-14 11:08
• 246次 閲讀
實在的,ipc本身就帶有這個功能,只要攝像頭出現畫面,本身就會檢測人臉,而且從app上看,還有移動檢測功能,已經非常強大了,但是自己...
發表於 01-14 00:08 • 101次 閲讀
基於AVR單片機的語音識別系統設計,系統以AVR單片機為控制核心,實現對人的語音的識別控制。系統採用的主控芯片為Atr...
發表於 01-13 15:54 • 0次 閲讀
一、新方向:培養真正屬於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從中華文化的發展中,《易經》最早觀察到宇宙萬物的生...
發表於 01-04 10:21 • 707次 閲讀
2017/10/19,谷歌的DeepMind團隊在Nature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Mastering the game of Go wi...
發表於 01-04 10:16 • 606次 閲讀
ARM應用軟件的開發工具根據功能的不同,分別有編譯軟件、彙編軟件、鏈接軟件、調試軟件、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函數庫、評估...
發表於 12-29 09:31 • 526次 閲讀
上海巨微MS1793單模超低功耗藍牙芯片
發表於 12-29 07:50 • 0次 閲讀
麥肯錫(McKinsey)方法的MECE原則 – 基於MECE原則來擬定紮實的議題起始假定(Initial Hypothesis) – 然後展開探索...
發表於 12-28 09:54 • 0次 閲讀
前言 我提出一項假設:科學創新能力式微的原因是:缺乏假設性思考習慣。 於是提出一項激發創新的策略:推廣溯因推理(Abductiv...
發表於 12-28 09:45 • 1414次 閲讀
大前研一的書---“思考的技術”,書中提到改變思考路徑,能洞悉問題的本質,突破錶面的迷思,創新構想源源不絕,又能發揮完美的...
發表於 12-25 11:32 • 101次 閲讀
評論